短剧向长剧看齐 暑期档不止于“爽”
时间:2025-08-02
短剧向长剧看齐 暑期档不止于“爽”
记者 邱伟
随着暑期的来临,网络微短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热潮,在政策引导下,短剧行业正向长剧方向发展,制作标准不断提升,注重现实观照和文化传播,强调“情感共鸣”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表达,不断探索短剧创作的新可能。
新图景
精品剧集频出 质感“不像短剧”
近期,万茜与秦俊杰主演的朱雀堂作为暑期热门话题。该片由著名电影摄影师谢忠道担任导演,凭借高水准的服装、化妆和道具(简称服化道),以及高清拍摄技术和强大的演员阵容,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平台上脱颖而出,成功登顶短剧热度排行榜,刷新了观众对微短剧低质量制作的传统认知。“不像短剧”“长剧感”的评价让这一作品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反映了微短剧产业的新趋势。
,中国微短剧行业迎来精品化新阶段。在政策引导和行业自身探索下,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高质量作品正在涌现。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红果短剧联合出品的贝家花园的秘密近日开机,该剧取材于抗战时期北平一段鲜为人知却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结合紧张的谍战张力和厚重的时代质感。这部剧目前正在横店影视城的民国景区集中拍摄,并将前往北京市海淀区贝家花园实景拍摄。预计将于下旬登陆多个网络平台。
在短剧平台上,爱国主义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主题。怒刺这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的作品,讲述的是卢沟桥事变后的天津故事,以小人物视角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厨师叶清轩如何与锄奸团合作,揭露日伪扰乱金融、掠夺物资的阴谋。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的家国大义,还被评选为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成为了爱国主义题材中的亮点之一。
近日,科幻领域又迎来了一项突破性的进展由曾荣获雨果奖的作家王晋康担任监制的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短剧在剧情设定上以未来中国月背基地建设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基层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在月球上艰苦奋斗、拼搏奋斗的故事。此剧作为首部聚焦“月球基建工程”的科幻现实题材微短剧,得到了中国国家航天局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并被纳入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中。该短剧不仅将中国的航天事业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展现了人类对未知星球的探索精神和建设能力,还融入了丰富的人文元素和社会背景,使得剧情更加立体、生动。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的成功,既是对传统科幻题材的一种创新尝试,也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一种期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窗口。
舞动敦煌这部短剧是红果短剧、央视频和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合作推出的,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创作,结合了东方舞蹈美学,讲述了在古丝绸之路交流中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故事。相比之前观众对演技浮夸、逻辑混乱和内容空洞的吐槽,舞动敦煌不仅从主题立意到制作水准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短剧通过展示敦煌文化与东方舞蹈美学的独特魅力,成功地将静态壁画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符号,彰显了“敦煌舞”在交流和融合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创作方式不仅提升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为短剧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为未来的优秀短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未来
爽感叙事退潮 演员阵容提升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最新管理提示,针对微短剧行业乱象进行了严厉的整治。提醒内容指出,应杜绝人设与剧情中出现“反智”、“雷人”、“离谱”的元素。这是继针对中老年题材、AI魔改片名审核等多类题材发布管理提示后,对行业乱象的一次集中治理行动。在监管方面,微短剧的管理体系在过去两年已形成一套细致的综合治理机制。早期粗放式的管理逐渐转变为分类分层和精准施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效果。尽管部分作品忽视了艺术品质和思想价值、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整体行业仍需持续努力提升。监管部门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规范,促进了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内容创作上,网络微短剧向非遗、反诈、科幻、年代创业等领域拓展,不断提升人物塑造与价值表达的质量,曾经流行的“高反转+爽感叠加”叙事模式逐渐退潮,转向具有现实关照与人文温度的精品创作,微短剧演员阵容的水位也显著提升。
中国微短剧盛典揭晓最佳作品近日,在中国微短剧盛典上,狮城山海家里家外今人不见古时?h东坡先生赶考记荣获“年度微短剧”。同时,巍子、侯京健分别获得了“年度微短剧男演员”和“年度微短剧女演员”的称号。此外,在近期筹备的微短剧项目中,专业演员杨蓉、郑凯、何政军、涂松岩以及跨界出演歌手老狼纷纷加盟创作团队。 微短剧热潮推动行业发展随着微短剧项目的不断涌现,这一新兴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多样性,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与此同时,微短剧也在尝试在短短几分钟内展现复杂的故事线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其在叙事技巧上的突破。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微短剧将继续保持其快速发展趋势,并在未来几年中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制作的一系列微短剧已定档播出,其中包括了奇迹、墨韵新生、舞动敦煌、灼灼不倾城以及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它们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此外,由中国精品微短剧产业暨全屏矩阵联盟成员打造的唐诡奇谭、搏忆、山河回响和马背摇篮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这些作品不仅在剧情上精彩纷呈,在制作水平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值得期待!
微短剧行业的发展应关注“真实”而非“疯狂”,唯有专注于展现最贴近生活的真实内容,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作出真正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从而避免陷入“野蛮生长”的陷阱。